電子煙不再有“神秘面紗”, 全球各國對其嚴格限制
但事實上,由于電子煙的危害,各大部門也已經開始著手相關法律法規的細化處理。
深圳作為其中起步較早的城市,已經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正式將電子煙納入控煙管理。
根據深圳市新版控煙條例的定義,吸煙,是指使用電子煙、持有點燃或者加熱不燃燒的其他煙草制品。
因此在官方角度來看,電子煙也進入了管控的范圍之內。
不過,電子煙的警示目前還處于一個較為模糊的地帶,基于這樣的社會現狀,公共場所禁吸電子煙就成為大家的共識。
你知道嗎,電子煙與傳統煙之間不存在最優解。
不管是吸傳統煙還是電子煙,都會對自身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畢竟,在沒有一套標準規范的指引下,很多電子煙的生產商都是隨意按照自己的配方進行生產,每一個吸食電子煙的人就像是小白鼠,接受著不同的實驗。
但最近的幾則新聞告訴我們,電子煙市場或許不再那么猖狂,其“神秘面紗”已經被摘下,不僅僅是中國,全球各種對電子煙危害的重視程度都非常高,同時也將對其嚴格限制。
10月14日,韓國出現了首例電子煙疑似肺病病例。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接到首例疑似使用液態電子煙而引起咳嗽、呼吸困難等肺部癥狀的病例。
該患者最近6個月持續使用了液態電子煙。
目前經過治療該患者病情已有好轉。
在美國發生電子煙致死案例后,韓國政府上個月起勸告國內消費者不要使用液態電子煙,并向一線工作人員發放了疑似病例指南。
目前,韓國已成立由醫學專家組成的專門調查小組,研究液態電子煙的使用與肺部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在美國發生的諸多電子煙致死案例,也給了韓國一個警鐘。
政府宣稱,在11月進行過相關的實驗之后,將決定是否于明年上半年進行全面的電子煙禁令。
全球電子煙行業面臨嚴格限制,其主要表現可以看一下美國。
美國最大電子煙制造商尤爾(JuulLabs)28日宣布,由于業務規模調整,計劃年底前裁員約500人。
由于持續爆出產品致使青年人肺損傷甚至死亡事件,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已對電子煙產品發出嚴格限令。
曾被看做煙草行業“獨角獸”企業尤爾的估值已經從約380億美元下跌至本月初的240億美元,公司高層也發生動蕩。
在美國,2016年電子煙持續走紅,銷售額增長700%,其中尤爾這家公司占據了70%以上的美國電子煙市場。
2018年,美國高中生的電子煙吸煙率暴增至37%,“未成年人吸食電子煙,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病。
對電子煙市場的嚴格監管與限制正在形成世界范圍內的趨勢。
繼去年以色列禁止銷售和進口尤爾電子煙后,今年9月,中國兩大電商天貓和京東上出售的多款尤爾電子煙產品在一周內被刪除。
在中國,剛剛建成的北京大興機場,就開出了第一張電子煙罰單。
兩名大學生誤認為在飛機滑行階段可以抽煙,特別是電子煙,于是便抽了起來。
就是這一口煙,導致2人擁有了長達7日的行政處罰。
幾乎所有的產品并沒有提醒用戶在公共場所或者是飛機火車這樣的特定場所禁止吸食電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