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姑娘山騎行之旅Day1: 訪汶川地震遺址
二是8月20號汶川特大暴雨造成很多地方泥石流,雖然路通了,但有些路況特別不好。
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去,想想不出門的無聊苦悶日子,我更愿意去冒險,去看不一樣的風景。
出發前的準備;一、制定路線,了解沿途的基本情況。
初定成都東—臥龍—巴朗山—夾金山—雅安—成都東。
國慶期間的票真心不好買,很多班次都被搶光了。
三、準備物品物品單:裝車包、換洗的衣物(帶一件厚外套)、身份證、手機、充電器、現金、自行車及維修工具。
妥妥的簡裝出行者,能少帶絕不多帶。
10月1號,早上5點半起床,6點出門等小伙伴,一起風風火火(勻速30+)到沙坪壩高鐵站后,迅速拆裝好自行車,過安檢,往站臺趕。
穩穩坐在自己位置上時,懸著的心才算放下。
長期看到騎友問自行車能不能上火車?自行車要怎樣才能上火車?答案如下圖所示。
在站外打包好(重點在站外,別大搖大擺推車進去,工作人員不讓你進站,那也是你活該)。
目前這樣上過綠皮火車、動車和高鐵。
若是找不到合適存放自行車的地方,可以咨詢乘務人員。
原則就是不擋道,不給他人造成不便。
8點52分準時到達成都東站,吃碗難吃的面條,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以前我很羨慕在有自行車道城市生活的人,但騎過之后才深刻的感受到,重慶沒有自行車道也挺好的,直接靠著馬路邊騎,想騎多快騎多快。
成都主城到都江堰共60km長,兩地沿途極少有補給點,請提做好安排。
一路上也沒別致的風景,默默騎著我的可愛小緩坡。
出都江堰城區,到岷江,風景才開始慢慢變得誘人。
沿著岷江,一路起起伏伏,微風不燥,無雨也無晴,算得上是一個騎車的好天氣。
偶遇返途的重慶騎友,甚是親切,腳下也覺得輕快起來。
到映秀鎮之后,特地去了漩口中學地震遺址。
漩口中學是四川省阿壩州的省級重點中學,原本在漩口鎮,因修水庫,2006年才搬遷到映秀鎮。
2008年地震發生時,有學生1527名,教師133名。
45名學生,8名教師,2名職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難。
如今,五星紅旗依舊飄揚在大山深處,殘垣斷壁見證時光的流逝。
聽著講解人描述的一個個故事,不由得為之動容,感慨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的渺小和守望相助的偉大。
漢白玉雕刻的時鐘永遠凝固,表盤上布滿了地震的溝壑,時針和分針構成的裂痕將地震發生的時刻定格在,下午兩點二十八分。
地震發生時,漩口中學的方杰老師,正在實驗樓的三層帶領學生們上計算機課。
那一瞬間,他沖向教室門口,用身體支撐起門框,成功救出41名學生,自己卻永遠沉睡。
以國家名義修建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記事墻。
碑上沒有署名,沒有落款,截至到現在,我們國家像這種級別的碑一共只有兩面,一面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一面就是這面記事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