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 社團面試失敗, 班委競選落選, 感覺很自卑, 該怎么辦?
而作為大一新生,怎能說自己是一無是處呢?大一新生,如同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大學的美好生活才剛剛開始,豈能妄自菲???一遇到挫折就長吁短嘆,如同打蔫的某種果蔬,這種心態可不好!換個角度去思考,請把這8個字多讀幾遍——“得到就意味著失去”,那么你就不會那么郁悶了。
為什么說“得到就意味著失去”呢?因為就算你競選班委成功,社團面試成功,還成功加入學校的學生會,那么到時候你有多忙碌你知道嗎?而在你非常忙碌的情況下,你還有多少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并鞏固自己大學的專業課?如果在學習上沒有足夠的時間保障,一些專業課掛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大學四年,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因“官癮”太重而舍本逐末。
從表面上看,你如果真的加入一些傳說中的社團,成為所謂的班干部,你可能會春風得意一陣子,甚至會產生“數人之下,數百人之上”的感覺,但那也只是一時的感覺而已,萬一你因為社團和班級的瑣事太多而掛科,那么假如各種學校社團并成為班委不一定合算。
沒當上班委,沒加入社團,大學生同樣可以很優秀:你可以利用時間專攻英語四六級,你還可以把時間花在計算機、普通話等級考試等方面,對你畢業后就業方面有利的證書如同你今后順利就業的“護身符”,越早拿到手越好。
一定要記住這句話:你現在所羨慕的,可能就是你將來所不屑的。
雖然我說的這句話不是什么名人名言,但我覺得4年之后你會對這句話有所領悟。
一個大學生,因沒加入社團,沒成為班干部而掃興,我覺得根本就沒有那個必要。
如果你現在覺得精力非常旺盛,這些精力應付專業課知識是綽綽有余的,而想要通過加入社團或者成為班委來發泄這些精力,我覺得你還不如做一些更實在的事情:比如用勤工儉學的方式緩解父母經濟上的壓力,這樣也更容易讓自己自身的價值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閃光的。
大學四年,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的底蘊變得更厚實,能力變得更強悍,水平變得更高超,就業質量變得更有檔次。
“我是一名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我屢屢‘碰壁’——社團面試失敗,班委競選落選,唯一一個學生會名額還是靠認識的學姐幫我爭取的。
我現在感覺很自卑,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該怎么辦?”一名大學生問。
班委競選失敗,社團面試失敗,但還能通過學姐的“人脈資源”進入學生會,這位同學你絕對不是一無是處。
真正的一無是處是什么?是每一個科目“大紅燈籠高高掛”,是要花大筆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擺平補考和掛科事宜,結果到最后還是擺不平,而畢業的時候沒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同時在大學四年一事無成,想考研但也無法鼓足勇氣,四年過去,畢業季等于“失業季”,那才是真正的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