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下月實施 企業債發行迎來“旺季”
反映出監管部門監管力度有所加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金司副巡視員田原此前透露,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共核準企業債券225只,合計8386.68億元。
今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共核準企業債券112只3647.2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優質企業債券核準規模出現了較快增長。
而據Wind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截至目前,全市場共發行108只1154.9億元的企業債,相比去年同期的80只673.9億元的規模,在發行只數上增長了35%,在額度上則大漲了71.4%。
“如果僅按照去年全年的發行規模的話,我國下半年還有近5000億的發行缺口,隨著近年市場需求的增加和監管措施的不斷完善和高效,我國下半年企業債發行將迎來‘旺季’。
”上述券商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
來源于:經濟參考報【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大魚號】。
伴隨政策的發力和市場需求的增加,我國企業債迎來了發行“旺季”。
繼上半年發行同比增長131%之后,下半年以來,截至記者發稿時至,全市場企業債發行額度增長超7成。
與之同時,監管部門也加大了市場合規化的舉措,明確債券主承銷商和評級機構強化分類管理。
為進一步完善企業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提高發行效率,在總結前期發行經驗和廣泛調研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制定發布《企業債券簿記建檔發行業務指引》《企業債券招標發行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自2019年11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5年。
2014年6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債券簿記建檔發行業務指引(暫行)》及《企業債券招標發行業務指引(暫行)》同時廢止。
“新修訂的指引調整了直接投資人申請的標準,直接投資人的申請范圍變更為‘上一年度末AA+級(含)以上的企業債券持有量排名前30名的投資人和全部企業債券持有量排名前50名的投資人’,更加注重投資者對高信用等級企業債券投資和企業債券持券總量的考察。
”有北京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在他看來,直接投資人制度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企業債券發行工作的透明化和市場化,既降低了發行人融資成本,又提升了優質投資人的盈利水平,實現雙贏。
除了發行規則上日漸完善,發改委對債券發行相關方加大了考核。
10月21日,發改委公布《2018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信用評價結果》和《2018年度企業債券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通報了各家券商和信用評級機構2018年的表現,并列明相應的激勵和懲戒措施。
評價結果顯示,2018年度受評機構受到行政處罰或企業債券監管機構處罰5家次,較上年增加3家次;受到其他監管機構和自律機構處分1家次,與上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