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護士被逼跳江死里逃生, 為贖罪選擇留在中國, 后嫁解放軍戰士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在日本選擇投降后,大部分的日本人都回到自己祖國與親人團聚了,而伊藤郁子卻選擇留在了中國,她不是不想自己的家人,而是她要為日本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贖罪。
之后,她在中國還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她嫁給了自己的解放軍丈夫,兩人的日子生活得十分愜意。
而她一生都在中國贖罪,雖然多次回國探望親人,但也只是一段時間就回來了,她早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中國人,她加入了中國國籍,一生扎根在中國,將自己畢生的醫療事業都奉獻給了我國。
日本護士被逼跳江死里逃生,為贖罪選擇留在中國,后嫁解放軍戰士。
為了贖罪,她放棄了自己曾經熱愛的家鄉,這份情值得被敬重,她臨終前的愿望是中日一直友好下去,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其實此愿望不僅僅是伊藤郁子的愿望,更是千千萬萬人的夢想,和平永遠是我們所期望的!。
日軍的侵華戰爭,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一場不正義的戰爭,作為本國的一些醫護人員乃至士兵,都對日本天皇所下達的命令不能理解。
不少日本人,都是得到了日本天皇在國內的宣傳,前來中國的,本想為自己的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后來,他們發現,這場戰爭不簡單,日軍來中國犯下的種種罪行都足以證明。
1945年中,一位名叫伊藤郁子的日本少女,被派到了我國東北參加工作,當時的她滿懷激情和熱血的想要為自己的國家做出貢獻。
但不料,很多事情都讓這名護士不愿在欺騙中度過,她慢慢地明白了這場戰爭的含義,也親眼目睹了我國人民飽受戰爭的折磨,因此她十分憎惡自己國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卻十分同情我國受苦受難的百姓。
正好一次機會,讓她終于遠離了這場無休止的戰爭,當時蘇聯對日宣戰,以日軍的兵力是無法阻擋的,無奈之下,關東軍下達了緊急撤退命令,伊藤郁子所在的醫院也接到了同樣的命令,大家四處逃散。
但逃到牡丹江時,前方已經沒有路可以走,有的只是一條激流勇進的江水,后邊敵人也在追趕,情急之下,院長先是處死了那些重的傷員,其次逼迫其他人跳江自盡。
而伊藤郁子當時也在其中,好在她水性好,命也大,竟然死里逃生成功回到了岸邊。
此后她一直跟隨逃難的隊伍行走,在路上,她遇到了不少受傷的群眾,她幫忙輸血,獻血,和包扎,因此也獲得了我國難民對她的尊重和愛戴,對她噓寒問暖,對她有所幫助,這才更加的讓她感到身處他鄉的溫暖和對中國人民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