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調界隱形冠軍: 力壓美的格力奧克斯, 成功攬下10項世界第一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場,海爾空調在不久的將來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新的奇跡?讓我們拭目以待!。
日前,2019福布斯中國領導力論壇在青島舉行。
在這個大會上,海爾集團掌門人張瑞敏被授予了“福布斯中國終身成就獎”: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企業家精神、鍥而不舍地踐行科技創新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帶領海爾集團創下輝煌戰績,是張瑞敏獲得這一獎項的因素。
其實,早在1984年,張瑞敏就帶領海爾樹立了“成為全球第一”的目標。
多年的辛勤耕耘,讓海爾集團從當初瀕臨倒閉的小廠,成功登上全球白色家電市場之巔。
歐睿國際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連續10年超過其它品牌,張瑞敏已經帶領海爾實現“成為全球第一”的宏偉目標。
提起海爾集團,我們很容易就想到海爾洗衣機和海爾冰箱,因為它們早已成功進入千家萬戶。
其實,海爾空調這個自主品牌也力壓美的、格力、奧克斯等競爭對手,成功創下多個行業第一,堪稱是“中國空調界的隱形冠軍”。
根據媒體發布的消息,以自主品牌布局全球化的海爾空調,成功攬下10項世界第一:海爾互聯空調連續2年全球銷量第一;海爾空調成為歐洲市場中國空調第一品牌;在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地,海爾空調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品牌;在美國市場,海爾空調和GE Appliances雙空調品牌市場份額第一;放眼國內市場,海爾智能空調連續4年斬獲第一,等等。
其實,海爾空調取得成功的背后,和海爾集團在全球市場踐行“三位一體”和高端創牌策略密切相關。
我國是全球空調生產制造大國,空調出口也早已頗具規模。
但是,長期以來受到“貼牌”出口的影響,走向世界市場的國產空調品牌明顯競爭力不足。
與其它很多空調品牌不同的是,海爾空調在走出國門的道路上一直堅持自主品牌出口創牌。
在走出國門初期,“出口創牌”要比“出口創匯”模式難得多。
其實道理很簡單,初涉國外市場,貼上備受當地人歡迎的牌子或者是早已在全球市場響當當的牌子,無疑會給自己帶來可觀的銷量。
但是,這樣做的話,只能讓企業走上“代工”的道路,創造“中國牌”會變得更加困難。
其實,這可能是海爾空調在初期布局全球市場的時候就選擇“出口創牌”這根難啃的“骨頭”的重要原因。
在打造自己品牌的過程中,海爾空調有著自己強有力的武器,那就是“三位一體”策略。
也就是說,每當海爾集團進入一個新的市場,它就會在當地進行本土化研發、制造與營銷。
其實,這樣做有幾個優勢。
進行本土化研發可以根據當地的個性化需求開發出更加迎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在當地進行制造,可以帶動當地就業,讓當地用戶更加了解海爾品牌,等等。
如今的海爾空調,已經連續2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出口第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空調界隱形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