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國, 為何還要大量進口豬肉? 專家: 好處多
我國的豬肉需求量如此巨大,本身國內的生豬存欄很多情況都能自給自足,特別像是云南等地,當地的養豬行業十分發達,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向省外運輸。
然而現在非洲豬瘟的影響,國內的生豬越來越少,并且根據估算,非洲豬瘟已經影響到生豬存欄的25%,這也是為什么豬肉上漲的原因。
我國的生豬需求占據世界的一半還多,生豬存欄則占據了世界的45%的,也就是說,就算沒有非洲豬瘟,講道理豬肉依然不夠國內需求。
本身我國人們的需求量較多,而現在一些食品加工廠大量發展,像是火腿、臘肉、香腸、臘腸等,都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豬肉原料。
通過精加工、包裝,再出口到國外,這種情況就是國內需求量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原因提高了豬肉的需求量。
而向外進口豬肉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可能大家都知道,現在環保的問題,一下子“一刀切”了,這樣雖然讓生豬數量減少,但是的確能夠處理衛生情況。
以前農村養豬,都會在左鄰右舍聞到豬糞的味道,甚至一些家庭直接散養豬,時而踩到豬糞都有可能。
除此之外,對豬糞的處理等方面,做的不是很到位,相對來說,國內養豬太過破壞環境。
另外一方面,外國豬的品種也占據一定優勢,一些能夠抵抗力強,且豬肉口感不錯的豬都能成為進口的豬肉。
也就是因為以上原因,不得不進口豬肉,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國內的豬肉需求量大于生產量,不能自給自足罷了。
我國有著上千年的養豬歷史,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開始養豬、吃豬,并且一些養殖手法一直還延續到現在。
現在中國有13億多人口,做個粗略的計算,每天中國人就需要消耗掉14萬噸豬肉,按照普通出欄豬的體重90公斤來算的話,一天就需要宰殺147萬頭豬。
那么再乘以365天的話,也就是5.65億頭豬,這個數據也讓人大吃一驚。
可是有人好奇作為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國,為何還要大量進口豬肉呢?對此專家表示:好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