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公務員月薪8000元, 工作18年依然買不起房
于是,白居易就在京城買了房?如果這樣想你就太天真了!從入職開始,白大詩人就開始了漫長的租房史,直到他50歲,才在長安買了套房子(唐朝買房需付全款),這距離他參加工作整整十八年!其中心酸自不可言,白居易有詩云:“游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
逆襲!白居易置業“一線城市”不過與年輕時天天喝酒到處旅游偶爾有空還逛青樓、晚景卻無比凄涼的李白相比,白居易已經算是個理財小能手了。
早年的時候,由于白居易剛入職沒啥錢,買不起長安的房子,但是又想與家人近一點。
于是他就在渭南買了房子,安了家。
渭南離長安一百多里,算是遠郊農村。
后來白居易官大了,錢多了,腰包鼓了,于是他開始在各處買房。
50歲的時候他在京城買了房,53歲的時候,他在洛陽履道買了一處高級別墅,56歲又從洛陽回到京城,買下了西安新昌宰相舊府,67歲的時候在蘇州買地建房,72歲的時候又在洛陽龍門買地建房。
這些古人都曾是房奴不僅白居易,很多我們熟知的古代名人也是房奴。
比如韓愈,他官任京兆尹,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市市長,兼任吏部侍郎,就這樣的大官,人家存錢三十年才買了京城的房子。
再舉個栗子,知名詩人杜甫,沒錯就是那個生逢亂世晚景凄涼的大詩人杜甫!這位真的是生不逢時,恰逢安史之亂,根本買不起房,只能自建茅屋,最后留下了現在學子們高考題庫里一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見其真實愿望不過是有個好房子。
本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摘要:從古至今,買房都是中國人的人生大事。
當我們在抱怨買不起市中心的房子,只能在五環以外買房的時候,常常會想,早知道當年房價還未真正瘋狂的時候果斷下手。
但你知道嗎?“買房難”其實無論在歷史上什么時期都存在過,古代人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
白居易18年租房辛酸史首先來說說中國人民男女老幼都熟悉的大詩人白居易。
作為唐朝混的比較好的詩人(比起李白,白居易的生活可是好上非常多),你是不是以為他一定很有錢?買房一定很容易?其實白居易也有過長達18年的租房經歷!。
白居易29歲考取進士,32歲正式入職,在秘書省任校書郎一職,放到現在也是有編制的公務員!他月薪18000文,折合人民幣8000元,在當時這個薪水待遇算不錯的。